杜德斌专栏丨硅谷是如何炼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上)
分析一个地区的创新情况,首先需要理论利器,而目前为止,三螺旋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可能是这方面最好的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和提炼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及要素的特征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为下篇深入探究硅谷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新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和机理做好准备。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正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功能,将“科技创新”定位为城市的核心功能或核心竞争力的主张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认同,未来的全球城市必然同时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提升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例如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首尔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概念最早于2000年由美国《在线》杂志提出,杜德斌(2015)在借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动力来源和要素组合建构的科技创新中心往往在等级和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据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2006年发布的全球创新热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形态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政府扶持型、市场导向型和大学驱动型等,代表性城市或区域分别有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等;但目前也仅有硅谷等少数区域形成了完善且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并竞相成为其他城市或区域效仿的对象。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的硅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引领半导体、个人电脑、互联网及绿色科技等革命性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交替发展,成为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最为重要且经久不衰的创新源地,吸引了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的目光。“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硅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学者从创新网络、创新集群、创新文化与环境等不同视角解构硅谷创新体系的特征;而硅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已有研究的视角显得较为单一,很难全面解析硅谷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自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以来,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线性(技术拉动、市场推动等)和非线性(链联系、集成、系统整合与网络等)两种模式,三螺旋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都属于非线性创新模式的分支。三螺旋理论一经提出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并在各类研究中心、孵化器和科技园的规划与实践中彰显出了强劲的生命力。21世纪以来,各国学者纷纷利用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探索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来提升区域或国家创新能力,如欧盟于2006年提出“里斯本战略”,构建欧洲创新生态系统。本文试图基于上述两个创新理论,以硅谷为例,深入探究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模式和主要特征,以期为其他城市或区域培育及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实现城市功能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经验。
三螺旋理论
(1)以大学为代表的知识生产机构。
(2)高科技创业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等产业(或企业)部门。
(3)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
三螺旋理论在区别三个主体及其不同目标的同时,强调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合作关系,认为在公共与私立、科学和技术、大学和产业之间的边界是流动的,超越了大学—产业、大学—政府、产业—政府的双螺旋关系模式。该模型很好地刻画了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并提出了区域创新过程的动力学解释,但对创新系统内除大学、企业、政府之外其他创新要素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关注较少。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基于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
(1)创新主体及各类支撑要素。
(2)创新种群。
(3)创新群落。
(4)创新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该理论的主要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创新主体及创新支撑要素、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创新系统,具有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和开放式协同等特征;而该理论存在的弊端或问题是创新主体的作用不突出,没有很好地明确创新系统的动力来源。
对比来看,三螺旋理论的基础在于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本质、多主体特征以及创新边界的模糊重叠,多强调创新过程的动力学解释;而创新生态系统则更多考虑系统的协同、稳定、健康、整合,同时还重点关注创新环境的重要性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文中,我们将用这两种理论,解释硅谷何以从美国加州的一个城郊区,演变为今日之硅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扩展阅读作者介绍: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三思派特约专家),胡曙虹(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